透過數據看到,數據中心產業政策不斷完善,正全面推動數據中心低碳高質、協同創新發展。
2022-04-28 17:12:24產業數字化呼喚更多信息化人才。相信隨著越來越多信息化人才進入制造業,質量更高的產業數字化前景可期
2022-04-26 17:07:00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移動5G相關投資共計1140億元,累計開通超73萬個5G基站,基本實現城區、縣城、鄉鎮連續覆蓋,部分重點區域、發達農村、重點物業場所良好覆蓋,服務5G網絡客戶達2.07億戶,5G網絡規模、客戶規模均居全球首位。中國電信完成5G投資380億元,推進與…
2022-04-23 17:38:21工信部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邁過萬億元大關。展望下一步發展,更多政策利好密集釋放?!豆I互聯網專
2022-04-21 17:53:01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細化實化各項舉措,以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2022-04-19 19:10:31新時期,基于互聯網的包容性創業將在脫貧地區鄉村振興中進一步發揮“產業原動力”“人才蓄水池”和“治理推進器”的作用。
2022-04-18 17:42:13近年來,互聯網、云計算等業務迅速普及,在促進國家信息技術創新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國家安全、產業安全以及個人隱私等帶來了諸多問題,我國在網絡安全和數據治理方面的政策不斷出臺,立法體系不斷完善,對于數據安全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2022-04-15 16:21:37以產業互聯網為主導的平臺經濟,從研發、制造、采購、營銷、服務等環節做數字化升級,打造“平臺-場景-生態”的產業模式,形成包括共享研發設計、共享制造、供應鏈服務、智慧能源管理、集成后服務等不同價值環節的平臺經濟,培育更多平臺型企業和根植性產業生態。
2022-04-13 10:03:42網絡招聘平臺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能喪失基本的商業倫理。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讓用戶能
2022-03-21 16:28:10“東數西算”工程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工程之一,支撐“東數西算”的算力網絡將成為國家重要的算力基礎設施?!皷|數西算”究竟會
2022-03-18 09:00:17進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優化基礎能力提升的政策體系。進一步釋放廣大微觀主體的活力,提升企業在復雜競爭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技術攻關突破機制、產業鏈上下游和跨領域協作機制、質量提升保障機制、軍民融合協作機制、國企產業基礎再造支持…
2022-03-08 17:23:31要在鼓勵和支持各地區結合自身條件、“各美其美”的基礎上,統籌協調、取長補短,從而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實現“美美與共
2022-03-02 17:02:00隨著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消費互聯網的升級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人工智能科技產業將步入全面融合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和產業底層的重要支撐,以及激活數字經濟相關產業由數字化向智能化升級的核心技術。在北京冬奧會“無人化”應用的推動…
2022-03-01 11:56:03人臉識別具有高度的社會屬性,應在法治框架下開展協同治理。如何貫徹落實政策法規要求?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朱萌認為,技術廠商可聯手律師事務所,針對數字經濟時代新場景下監管機構的合規要求,對內健全技術合規體系建設,對外輸出應用合規咨詢服務…
2022-02-17 16:35:52互聯網力量擁抱超高清,是5G+AI時代的大勢所趨。2021年,超高清與5G、AI、VR等技術深度融合、亮點頻發,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超高清視頻技術為遠程醫療、遠程教育、遠程辦公等非接觸式經濟發展提供了關鍵助力。
2022-02-09 16:30:42“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成本不斷下降,數字經濟紅利將從經濟效益最顯著的部門逐步擴散到其他部門,從產業鏈的一個環節推廣到其他環節,最終推動各個產業部門的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崩顣匀A表示。
2022-02-09 15:15:00全面完善網絡漏洞管理等重要制度,同時加快構建5G、工業互聯網等融合領域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數據安全風險技術監測體系。同時,積極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要求,建立健全數據分級分類、重要數據保護、數據跨境流動等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構建數據安全風險技術監…
2022-02-09 15:03:53“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深度應用,機器人智能化發展將呈現多維升級的新特點?!?/p> 2022-02-08 17:11:16
從工業經濟時代走向數字經濟時代,世界經濟發生著全方位、革命性的變化,產業數字化便是最顯著的表現之一。產業數字化一般是
2022-01-20 18:11:20加大原始創新引導和支持。多位專家指出,我國應加強研發力度,同時加強針對模型框架的基礎創新研究,引導更多科研單位、高校積極培養相關人才,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加入這場信息革命的浪潮。
2022-01-13 16: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