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簡稱研發經費)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投入總量邁上3萬億元新臺階;經費投
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較快提升,達到2.55%。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達30870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10.4%
,自“十三五”以來已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研發經費是體現科技創新活躍度最直接的指標之一。研發投入規模和占GDP的比重(即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僅反映了對研發活動的資金支持力度,
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經濟轉型升級進程和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作為全球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經濟體,連續7年保持兩位
數增長,彰顯了我國對創新的高度重視,有力推動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縱觀人類發展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生產力提升的關鍵要素。作為創新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研發經費投入的大幅增長
和有效使用,有利于持續激發出創新活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
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鼓勵社會資金投資研發活動、落實激勵企業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
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取得歷史性成就。
??盡管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新時代10年,我國R&D經費投入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萬億元增加到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
為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礎研究經費支出持續增長,厚植原始創新。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決定著一個地區創新體系的深度和厚度,對于
推動前沿技術突破、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許多國家創新和發展經驗已經表明,對基礎研究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有助于從源
頭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有助于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培養世界級的領先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結構持續優化,基礎研究投入水平明顯提升。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支出為1951億元,比上年增
長7.4%;占研發經費比重為6.32%,連續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助力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基礎研究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國研發投入在規模、結構和效能等方面仍有不足,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亟待解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
程上,進一步加快推進科技政策落實落地,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包括研發經費在內的創新資源有效配置,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一定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堅實基礎。(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