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新春,京城的年味兒更濃了。
驅車一路向北,溢滿喜慶的繁華和熱鬧漸漸被拋在身后,路邊的高樓大廈被尚未開發的荒地取代。直到這單調的景象被一個現代化的園區打破——幾棟
大廈仿佛拔地而起般出現在眼前——終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中國移動國際信息港的中國移動協同創新基地。
“我們這里有研制試驗中心、評測認證中心、展示發布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四大中心,6G試驗網、算力網絡試驗網CFITI、智慧網絡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
開放創新平臺三個科學裝置,一個開放運營平臺和一個孵化基地,研究、試驗的全是前沿、戰略、基礎的科研領域?!敝袊苿友芯吭寒a業與業務合作部專項
總監施磊是基地的“大管家”,說起這里來如數家珍。
基地是整個產業的基地。建的時候,產業一起共建;建成之后,產業一起共享。以產業為服務對象,以產業為建設主體,在中國移動協同創新基地,一套
全新的建用理念為產業各界緊密協同、凝心聚力、融通發展的高質量信息通信產業鏈茁壯成長提供了“土壤”。
“如果說以前中國移動的科研創新是自研和帶動產業干為主,那么今后就是和產業更加緊密協同地干。”施磊說,“基地會承載一些新型的合作模式。比
如新型的聯合研發,這個合作方式跟以往很不一樣,我們叫‘5共’的合作方式——大家共同研發、共投資源、共有成果、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現在很
多項目已經在以這種模式開展了,特別是一些‘補短’的項目,比如芯片方面的,都在通過新的模式開展聯合研發?!本W絡與IT技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張婷婷
介紹,“這個大廳和機房是我們的算力網絡實驗室,也是算力網絡科學裝置的總控中心,它以國際信息港實驗室為中心,依托網絡聯動輻射多個省級節點,可
對外提供基于云原生技術的算力調度開發與驗證、算力并網交易平臺開發驗證、芯片自動化檢驗軟件平臺及測試等十大新技術驗證能力。這個房間是我們算力
網絡國產化攻關區,包括這邊的通用算力攻關區、智能算力攻關區等,我們不僅和產業伙伴一同以用促研,攻關整機,還從內存、網卡、加速卡等部件開始。
通過我們的帶動,整機的部件國產化比例達到了80%?!?/p>
在基地的研制試驗中心,實驗室里機器嗡嗡作響,處處是科研人員埋頭試驗或是討論的身影。
“隨著我國6G技術研發日益深入,技術研發和實驗室環境的搭建都時不我待。”未來研究院主任研究員何洪俊指著一臺設備說,“這臺雷達模擬器是用來
攻關6G 一項重要技術——通感一體化的。2022年年底我們克服疫情的影響完成了設備的接收與調試,疫情平穩后,第一時間就開始用它全面展開相關工作。
為了趕研發進度,今年春節前有四名同事放棄休假。”
6G開放實驗室的墻壁上醒目地張貼著工作進度安排。按照每半年一個節點,在未來兩年里,這里將打造出包括網絡架構技術、空天地一體化組網技術、光
傳輸技術、無線技術等端到端的8個領域研發實驗室,微波暗室/屏蔽室、仿真評估2套基礎設施環境,1套端到端6G試驗系統以及1張全球領先的6G試驗網。
“按照業界估計,2025年年底將啟動6G標準制訂計算,還有不到三年時間了。我們迫切地要把之前研究的一些關鍵技術盡快催熟,并把它們結合在一起,
形成一個系統化的設計?!焙魏榭≌f,“我們計劃今年繼續單點技術的驗證,進一步完善和夯實技術細節,同時搭建起云化開放架構的平臺基座,明后年整合
自身以及生態伙伴的6G新技術形成完整的概念樣機,及時在實驗室和基地園區進行業務和性能測試?!?/p>
在中國移動協同創新基地,每個角落都涌動著科技和創新的元素,每張面孔都洋溢著奮進和協作的激情。產業鏈、創新鏈在這里交匯融通,為信息通信產
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勃勃生機。
??記者手記
??信息通信業協同創新的責任擔當
“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p>
在中國移動協同創新基地的采訪,我看到了信息通信業科技工作者的奮力攻關。
協同創新基地茶水間一整面的水杯墻令記者印象深刻??吹竭@些水杯,記者才恍然想起,參觀各個實驗室時,每張桌面上都只有電腦和儀器設備,看不到
任何私人用品,也包括水杯。回頭望望實驗室和茶水間長長的、拐了幾個彎的通道,記者不禁感嘆:“這喝一回水也真夠遠的?!焙魏榭≌f:“是啊,很多同
事忙起來一天都想不起出來喝口水?!?/p>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在中國移動協同創新基地的采訪,我看到了中國信息通信業協同創新的責任擔當。
2022年8月,中國移動協同創新基地正式掛牌成立。北京的國際信息港作為協同創新基地全國布局的中心節點率先開始建設及運營,今后將逐步拓展到全國
“1﹢ 3﹢N”一體化布局。
這里將整合集聚創新資源,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形成貫通理論、技術、標準、產品和應用的全產業鏈
創新環境,促進跨領域、大協作、高強度的創新合作,助力我國信息通信業完成從“局部創新”到“整體創新”的技術突破;完善從“單鏈牽引”到“多鏈協同
”的協作機制;實現從“小生態”到“大生態”的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