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泗洪經濟開發區,一家電子元器件企業的工人在車間忙碌。許昌亮攝(新華社發)
??電子元器件是支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也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關鍵,廣泛應用于智能終端、汽車電子、5G通信、物聯網以及航空航天、
能源交通、軍事裝備等領域,其質量、水平和可靠性直接決定了電子系統和整機產品的性能。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電子元器件第一大生產國。“大部分產品產銷量均居全球領先地位,本土供應鏈總體完善,產品門類較為齊全,基本可覆蓋現有市場
需求。”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世江介紹,近年來,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呈產銷兩旺態勢,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在政策引領下,產業構建自立
自強基礎電子生態的進程加快。同時,國產化步伐加快,自主保障水平明顯提升。“本土企業在下游急需關鍵電子元器件產品領域重點發力,取得較大進步。”
王世江說。
??盡管如此,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王世江認為,主要表現在企業整體實力偏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方面,“對標國際市場,供應鏈
效率有待提高,供應鏈成本有待降低,行業集中度有待提升,產業發展缺乏有效載體;發展基礎不牢,上游供應鏈保障能力較低;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產品發
展水平檔次偏低”。
??當前,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瓶頸依然存在,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同時,建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營造公平的營商環境、服務于
本土產業和市場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分銷商、增強供應鏈的彈性和韌性等任務迫在眉睫。
??機遇與挑戰并存,強大終端市場和新技術應用疊加,為電子元器件產業帶來巨大市場發展機遇。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批復成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
電路國際交易中心,通過市場準入的方式,打造高質量市場體系,服務于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2022年12月30日,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股
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注冊。據了解,交易中心由中國電子和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領銜,聯合11家央企、國企和民企共同設立,致力于打造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企
業和產品市場準入新平臺,促進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融合、集群發展。
??“深圳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重鎮,是我國重要的電子元器件與集成電路產品設計中心、應用中心、集散中心,為交易中心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深
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在日前舉行的交易中心揭牌儀式上表示,未來深圳將全面加強與中國電子等企業的合作,把交易中心打造成為立足深圳、面向全國、輻射
全球的國際交易平臺。
??中國電子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陸志鵬介紹,交易中心著眼于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產業,提供用戶集采、聚合競標和自助撮合三類模式,用“更大的交易規模”實
現“更低的采購總成本”,從而實現“聚量引擎”自驅式發展。
??“交易中心更加注重加強買賣雙方溝通,收集、整合、分析采購需求,打破客戶和供應商之間不對稱和信息延遲藩籬,交易更加透明高效。”陸志鵬表示,交易中
心致力于暢通上下游對接渠道,利用大數據手段整合行業需求信息,促進上下游供需匹配。此外,交易中心將推動海關、金融、稅務等數據協同與利用,聯合海關、稅
務、銀行等機構開展跨境業務,為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設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檢測認證及實驗平臺,加快完善相關標準體系,降低相關測試認證成本。
??“希望通過鼓勵、引導全球知名基礎電子元器件和芯片公司及上下游企業(含各品牌商、分銷商或生產商),依托交易中心開展銷售、采購、品牌展示、應用設計、
售后服務等,最終優化整體的元器件供應鏈。”王世江表示,希望通過交易中心降低集成電路供應鏈總成本,優化產業鏈生產要素自由流通、整體管理,最終為實現國
產元器件產業的做大做強提供保障。“交易中心將以市場化為導向,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結合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應用范圍廣、技術迭代快的特點,實施市場化、
動態化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交易機制,實現交易中心健康、高效、持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