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OU+投放中,我們遇到過的問題?
1、新賬號,條條視頻投DOU+,一條爆款都沒有;
2、精心制作的視頻內容,咬牙投了幾百上千,卻沒有等到意料中的爆款;
3、聽“老師們”說播贊比、播粉比到達某個數值是最佳投放時機,真投了,沒卵用;
4、好不容易等到一條爆款,越投效果卻越差;
5、DOU+定向投放沒用,系統自動推薦“包治百病”?;
6、直播DOU+,陸續投了很多,最高在線人數不過百;
7、DOU+給的流量很奇葩,全都不是我的目標用戶;
..........
告訴你通過DOU+為短視頻加熱的原理,并細致的講解DOU+三大玩法:
1、通過自定義投放加速新賬號冷啟動;
2、通過DOU+為短視頻內容加熱需要注意的事項;
3、直播DOU+應該怎么投放?
1.DOU+到底是什么?
DOU+的本質就是為內容進行流量的采買。
但是,區別于信息流廣告, DOU+采買的流量,不具有廣告標記,且與視頻的自然流量共享頻控規則,可以無縫融入抖音推薦流。
這個就是DOU+最大的價值,它可以在短時間內為視頻內容獲取來自于“自然流量池”的額外流量。
我們都知道,在抖音的自然流量池中,視頻內容表現的越好(播放量、完播率、互動率、關注率),所能得到的曝光機會就越多,
舉個例子(僅為示例,數據不具備任何參考意義)。
假設視頻A上線20分鐘后,產生了10000次播放,視頻的完播率達到了20%,系統根據完播率在下一個20分鐘內,給這條視頻分配了4000個播放量。
又經過了20分鐘后,系統會重新審視該視頻用戶反饋指標,如果視頻完播率下降到15%,則為再下一個20分鐘分配3000次播放;
如果視頻完播率上升為25%,則為再下一個20分鐘分配5000次播放。即,為反饋率更優異的內容配比更多的播放量。
每一條在抖音自然流量池中的內容,自上線起,都要經歷這樣(評分—排序—放量)的過程,進而逐漸形成爆款。
在這個過程中,DOU+是可以為我們補充來自自然流量池中的播放量的。
也正因此,DOU+所補充的播放量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內容優秀即用戶反饋指標優秀,那么DOU+可以讓你更快的獲得更多的播放量。相反,如果用戶反饋指標不佳,
DOU+補充的更多播放量則是在加速內容的“死亡”。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朋友在投放DOU+結束后,播放量越來越少,甚至為0的原因。
與此同時,我們在前述文章里,有提到過熱點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實際上,抖音上面的每一條內容,都存在生命周期。
一方面,沒有任何一條內容能夠滿足所有用戶的口味,隨著播放量增高,看到的用戶會越來越多,用戶反饋必然會呈現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
抖音自己也會不斷的去尋找新的爆款內容,為具有潛力的視頻賦予更多的流量。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流逝,視頻所能獲得的自然播放量一定是越來越少的。倘若視頻已經進入衰退期,購買DOU+也很難提高自然流量的分配。
這也就是為什么為幾天前的爆款追投DOU+通常無效的原因。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對DOU+能起到的作用,應該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DOU+可以為優秀的短視頻作品在上線初期(進入衰退期前)
獲取額外的播放量以加速視頻的成長。
那么,DOU+在具體實戰中,應該怎么用呢?
2.通過DOU+加速賬號冷啟動
第一種是自定義定向推薦,可以選擇性別、年齡、地域和興趣四大特征標簽。其中,興趣標簽是改版后新增的選項,且可以選擇多個興趣。
相較于改版前,興趣標簽可以大大提高投放的精度,但是對比巨量信息流廣告能提供的定向標簽來說,整體還是比較粗放。而且,
通過此方法進行投放,整個CPM的價格翻了一倍,就是說同樣的價錢,我們獲得的播放量會比其他方式投放要少一半。
第二種是達人相似粉絲推薦。顧名思義,就是推薦給所添加的達人粉絲特征相似的用戶,目標達人的粉絲畫像越聚焦,投放就越精準。
這種投放方式性價比較高,但是流程也更復雜,需要通過抖音星圖平臺或者其他第三方數據平臺,鎖定目標達人,然后再回到DOU+進行投放。
以卡思數據平臺為例,需要經過以下三個步驟找到你想要的與你粉絲畫像匹配的達人:
初篩:在達人搜索功能中,先選擇賬號所處的內容賽道,然后為該賽道的賬號從不同角度添加限制,如:要做一個美妝教程類的賬號,
就可以先選擇美妝標簽,然后選擇年齡在18-32歲之間,女性粉絲占比80%以上。
精篩:經過初篩,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很多符合要求的賬號了,接下來,選擇按近30日增粉進行排序。近30日增粉較多,代表該達人比較活躍,
且內容質量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掉靜默粉絲過多的賬號。接下來,我們就要對篩選結果逐一判斷了,要重點判斷內容調性是否與你相符,
尤其是爆款視頻的內容調性。
投放:經過精篩后,就已經能夠鎖定一批達人了,再回到DOU+投放頁面,選擇這些賬號進行投放。投放的時候有兩點需要注意,
第一,選擇小金額、低時長進行投放。投放結束后,第一時間看結算報表和視頻監控數據,若效果佳,可以追投;若效果不佳,及時止損。
第二,盡量不要選擇頭部、超頭部的達人進行投放,粉絲量越大,粉絲特征越分散。
至此,整個投放過程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看數據了。
對于垂類賬號來說,冷啟動過程中配合DOU+進行投放會更加有效,當賬號特征足夠明顯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定向的方式投放了,
直接用系統智能推薦即可。
通過DOU+做賬號冷啟動,我們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做爆款視頻,而是要盡量保證看到視頻的都是目標用戶。
3.如何通過DOU+為短視頻內容進行加熱
第一, 要用“數據化”的思維玩DOU+。
數據化是指盡量為每一條視頻的每一次投放建立數據報表,尋找你自己的內容G點。
不要寄希望于任何“絕對指標”,每一個賬號的特征都不一樣,每一個賽道的內容也不一樣,別人數據上的經驗,你是無法復制的。
只有建立自己的“數據庫”才能通過數據為未來的內容創作、DOU+投放提供參考。
第二, 要用“精細化”的運營模式玩DOU+,切忌“簡單粗暴”。
做DOU+就是一種廣告行為,而廣告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效果。內容不同于商品,對于視頻DOU+來說,播贊比、播評比、播粉比,
就是我們最終的考核目標。把預算進行拆分,多做測試,只有當視頻具備爆款可能性的時候才進行追投。與此同時,還要和內容團隊、
運營團隊統一戰線,適當的情況下,內容為效果讓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DOU+也是檢驗視頻是否合規的好辦法,DOU+審核遠比系統審核要嚴的多,對于很有信心的內容,不妨投點DOU+試試,
最起碼能保證內容不因為踩坑而沒有播放量。
好了,視頻DOU+就說到這里,接下來我們重點說說直播DOU+。
4.如何通過DOU+為直播內容進行加熱?
1、計費方式不同,視頻DOU+是推薦給“多少人”,每個人1次播放,是按CPM(M=Mille,千)的形式收費,每千次播放為20元左右;
而直播DOU+是預計帶來多少觀眾,用戶從看到推廣內容到進入直播間,中間是存在一個點擊行為的,也就是按CPA(A=action,行動)進行收費。
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現在直播DOU+同等投放金額下,按不同形式進行投放的預計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在我五月份截圖的時候,
不管是選擇視頻投放還是直接加熱直播間的方式“預計給直播來帶的觀眾”都是25-150人,而最近截圖,推薦視頻加熱依舊為25-150人,
直播間直接加熱效果缺變成50-300人,效果翻倍。
2、投放目標不同,視頻DOU+的投放目標以互動(點贊/評論、看賬號主頁)和關注為主。而直播DOU+的投放目標是以用戶在直播間內的
行為為主,包括,給觀眾種草—用戶點開購物車、查看商詳、下單的行為;觀眾互動—用戶打賞、評論等互動行為;直播間漲粉—用戶在直播
間內的關注行為;直播間人氣—直播間的看播人數和在線人數(用戶停留時長)
3、曝光時長不同,視頻DOU+定向版投放時長可選2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而直播DOU+的在線時長則是0-24小時,以0.5為增長單位。
4、投放素材不同,視頻DOU+只能以視頻內容為主體進行投放,直播DOU+除了可選視頻內容外,也可以選擇直接加熱直播間,即同步直播內
容為主體進行投放。
除了以上四點外,兩種方式推薦邏輯也有不同,視頻DOU+更多會以用戶對視頻內容的興趣偏好進行推薦,如:什么類的視頻看的更多?并產生
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行為;而直播DOU+則是以用戶對直播的興趣偏好為主進行推薦,如:在什么類的直播間中停留時間更長?并產生過
購買、送禮、評論等行為。2、投放目標不同,視頻DOU+的投放目標以互動(點贊/評論、看賬號主頁)和關注為主。而直播DOU+的投放目標
是以用戶在直播間內的行為為主,包括,給觀眾種草—用戶點開購物車、查看商詳、下單的行為;觀眾互動—用戶打賞、評論等互動行為;
直播間漲粉—用戶在直播間內的關注行為;直播間人氣—直播間的看播人數和在線人數(用戶停留時長)
3、曝光時長不同,視頻DOU+定向版投放時長可選2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而直播DOU+的在線時長則是0-24小時,以0.5為增長單位。
4、投放素材不同,視頻DOU+只能以視頻內容為主體進行投放,直播DOU+除了可選視頻內容外,也可以選擇直接加熱直播間,
即同步直播內容為主體進行投放。
除了以上四點外,兩種方式推薦邏輯也有不同,視頻DOU+更多會以用戶對視頻內容的興趣偏好進行推薦,如:什么類的視頻看的更多?
并產生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行為;而直播DOU+則是以用戶對直播的興趣偏好為主進行推薦,如:在什么類的直播間中停留時間更長?
并產生過購買、送禮、評論等行為。
直播DOU+兩大內容要素:
第一, 所投放的內容,本身要具備足夠的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看到內容的用戶進入到直播間。
第二, 投放內容、投放目標、直播內容,三者必須要高度相關,這樣才能保證用戶進入直播間后有轉化行為。
我們知道做什么樣的投放內容后,再來看DOU+,DOU+提供兩種內容形式,第一種是短視頻,第二種是直接加熱直播間。
投放短視頻為直播間加熱
首先,我們要保證制作的短視頻,滿足前面說到的兩大內容要素,尤其是第二點,要與投放目標和直播內容高度結合。
比如是帶貨直播,直播的目的是賣貨,那么短視頻的內容務必要與“貨”高度相關。而要是才藝類直播,那么短視頻內容則要與才藝高度相關。
其次,結合自身優勢制定視頻策略。
為直播引流的短視頻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預熱類,第二類是引流類。
預熱類短視頻通常于直播前一天或直播當天發布,目的是為了吸引粉絲第一時間進入直播間,并從一開始就為直播間帶來龐大流量。
引流類短視頻的目的就是為直播間引流,用戶在看到視頻的同時,點擊頭像即可進入直播間。這類短視頻簡單粗暴,把直播間中最吸引人的
部分拿出來,進行適當的演繹,拍成短視頻即可。
這類視頻在平臺上越來越多,更適合粉絲量低的賬號,尤其是低粉帶貨類賬號去做。在做這類短視頻投放的時候,要注意盡量在直播開始前的
半小時至三小時內發布并進行投放,因為短視頻通常在這個時候是流量高峰,而且我們要留出一點空閑時間為內容做一些互動引導。
也可以適當的多發布幾條短視頻,去薅一薅短視頻自然推薦的流量。
但是,隨著這類視頻越來越多,這種玩法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為默認推薦頁的短視頻推薦規則和直播DOU+短視頻加熱的規則不同,
前者更看視頻質量,后者更看預算和轉化效果。對于追求ROI的帶貨類直播來說,后期更應該考慮FEED流直播間廣告。
另外,直播DOU+的短視頻投放可以結合視頻DOU+一起來做,一方面,視頻DOU+是按千次展示付費,所能獲得的流量更穩定;另一方面,
視頻DOU+擁有粉絲必見功能,相對于陌生用戶來說,粉絲對主播的認可度會更高,有利于提升直播間內的各類互動/轉化數據。
最后,想強調一下,“玩”抖音,“內容思維”一定是第一要素,不管是直播還是短視頻也好,優質的內容絕對是核心。但是,想“玩好”
抖音的話,除了“內容思維”外,你還要具備“廣告思維”和“數據思維”。
廣告思維:在廣告的邏輯里,不會存在人人喜歡的內容。只對目標對象進行訴求的精準投放才是所有廣告主的終極追求。
數據思維:數據思維是一種量化的思維模式,要養成依靠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跟蹤問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