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禾源紡織品有限公司針對海外市場生產的花園裝飾品、家居布藝產品,近兩年來已經成為跨境電商平臺上的“爆品”,董事長戴建虹介紹,公司去年在美國東部租用并建了海外倉,“一方面,海外倉可以讓‘爆品’更快到達海外消費者的手中,提升銷售服務質量;另一方面,產品前置也讓我們可以選擇海運運輸方式,降低了物流成本。”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海運價格、原材料、匯率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樂歌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樂歌股份”)所在的跨境電商行業面臨挑戰,疫情多點散發對企業的供應鏈、物流鏈造成了一定影響。
“我們提前備貨并儲備了一些原材料,并且利用越南工廠合理分配生產任務。”樂歌股份副總經理李響說,目前企業提前生產六七月份的訂單,適當增加了庫存,“保障生產平穩運行的同時,企業也在修煉內功,在產品力、品牌力方面繼續下功夫,從研發端著手,深度挖掘客戶需求,豐富產品線,不斷在健康辦公、智慧家居領域創新應用。”
金融活水也在為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蓄力”。“進出口銀行為我們及時提供了5年期、低成本境外投資貸款,公司順利收購了兩個境外倉庫。”李響說,以往傳統的抵押貸款很難適應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的需求,進出口銀行創新融資方式,為企業量身打造了涵蓋投融資、財務管理、資本運營的綜合融資方案。
為了開拓海外市場,線上線下“并線”作戰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戴建虹說,企業目前仍有銷售經理在海外挖掘客戶,為企業帶來穩定的外貿訂單。“同時,我們也發現,品牌溢價能力這幾年正在不斷增長,這也讓我們意識到了塑造品牌的重要性。”
受訪的多家企業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近幾年它們不斷建海外倉和獨立站,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蓄力謀變,同時也在合力搭建中國制造出海、品牌出海的“基礎設施”。
今年4月,寧波舟山港集團、寧波梅山保稅港區以及寧波主要跨境電商企業共同成立寧波數智跨境物流有限公司,開發梅山國際供應鏈創新服務平臺跨境貿易數智樞紐港項目,旨在打造跨境電商國內出口前置倉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外貿企業提供物流服務。
“有了前置倉,一些想做跨境電商,但礙于自身貨物體量較小、無法滿足整柜裝貨要求的中小企業,可以將貨物送到前置倉拼箱。在寧波梅山集中‘拼團’后出貨,既可以增強與船運公司的議價能力,又讓小批量、高頻次的運輸成為可能,從而提升海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李響分析道。
中基天時(寧波)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卓穎表示,在寧波梅山設立前置倉,不僅能降低廣大跨境電商賣家的物流成本,還能整合更多華東地區的貨物從寧波舟山港出海,提升港口的腹地和輻射范圍。
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表示:“數字出海的潛力是巨大的。我們發現了外貿的一些新特點,隨著物流成本高企,反過來推動各行業的外貿出口均從‘量’向‘質’逐步轉變,從原來的代工廠向服務導向、品牌企業轉型,未來外貿一定向著高質量發展階段升級。同時,一些新的行業趨勢顯現出來,比如綠色、可再生、智能、原材料等相關行業。”
張闊表示,隨著RCEP協定的正式生效,其所帶來的關稅減免政策、區域內貿易標準化,以及對貿易數字化的推動,都能為我國對東盟等亞太國家貨物貿易與跨境電商帶來直接利好。
對于下一階段走向,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多,外貿發展需要多方呵護,從外貿整體發展來看,可以通過提升外貿便利性和降低外貿企業出口風險兩個層面來推動。在外貿便利性方面,可以通過簡化外貿程序流程、建設前置倉、降低外貿稅費負擔等多個層面推進,既要有短期支持也要有長期制度優化;在外貿企業出口防風險層面,可以考慮以推進出口信用保險的方式幫助外貿企業規避外貿風險,減少后顧之憂。多管齊下,以期讓我國外貿實現長期可持續繁榮,并讓外貿出口成為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