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合作是國際互動交往的主題和大趨勢,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技開放合作,以科技無國界、無障礙、無歧視的合作精神,探索解
決重要的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攜手應對時代挑戰,共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8月10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在2022世界5
G大會全球5G科技合作分論壇上說。
拆墻而不筑墻、開放而不隔絕、融合而不脫鉤,5G技術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國際合作之路。
作為移動通信技術從1G到5G的見證人和親歷者,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分享了他的見聞。2000年左右,國際電聯共出現了5個
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但其中2個沒能和世人“見面”就被“放到書架上了”。中國工程師歷經多年打磨,將TD-SCDMA完善成第三代移動通
信國際標準之一,令其擺脫了“放在書架上”的陰影,極大地提升了中國人在通信領域的信心和國際話語權。
此后,中國移動通信技術越來越“國際化”。聞庫介紹,使用我國主導的TD-LTE技術(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用戶達8.09億,約占全
球4G用戶的50%;我國率先提出并驗證了5G概念、技術架構和關鍵性能指標,獲得全球廣泛認可。“未來應堅定不移地推動移動通信全球化
與標準統一,讓全球人民能夠像‘吸氧’一樣,自由、低成本地享受到移動通信的便捷服務。”
目前,我國已建成開通5G基站數量超過185.4萬個,占全球總數的70%以上,5G手機終端連接數超過5.2億戶。在移動通信技術全球化浪
潮中,不少企業成為5G標準和技術研究的貢獻者。
“5G是世界的5G,堅持開放讓5G從一開始就展現出更美好的發展前景。”在論壇上,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介紹,高通公司與全球
商業系統密切合作,通過基礎技術、先進平臺和解決方案賦能并拓展生態系統,在全球范圍加速5G技術創新。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劉健表示:“每一代通信行業的背后都離不開全球科技合作,5G產業的蓬勃發展實際上是全球科技合作
重大突出的成果。”對于未來5G發展,他建議企業積極投身全球性行業組織,推動全球多元技術融合,積極參與多層次區域間組織協作,共建
安全有韌性的供應鏈生態體系,積極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參與論壇的嘉賓一致認為,未來5G技術的發展應加強國際溝通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共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共享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