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關村論壇將于9月22日至27日在京舉辦,主會場設在國家會議中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等設立分會場。日前,為幫助實現高校
科研院所成果轉化,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在專業的孵化器提供拎包入住的實驗室、車間設備,幫助科學家以及早期創業團隊完成0到1的加速。
??中關村每年新設立 科技型企業2.5萬家
??據了解,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措施正在加快落地實施,北京市可先行推進開展的7項改革任務中,5G虛擬專網建設應用任務已落地,科技成果先使用
后付費等6項任務已形成市級配套文件,需對接國家部委推進開展的17項改革任務中有9項任務已出臺或形成配套政策文件。
??在醫藥健康領域,新獲批上市新冠抗原診斷試劑6個,國內唯一中和抗體藥物獲批上市,北京市5款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實施科技冬奧專
項,200多項新技術在冬奧應用,33項新技術在冬奧會首次使用,科技成為北京冬奧一大亮點。
??據介紹,中關村連續5年每年新設立科技型企業2.5萬家,上市公司466家,擁有獨角獸企業102家,培育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近500家,支持建設
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概念驗證中心等各類共性技術平臺超過1000個,支持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社會組織近600家。
??生物醫藥研發 引入輕資產運營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以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相關領域研發創新為主要方向的高科技專業園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聚集了創新型醫藥企業59
0余家,共有高端人才223人,其中院士21人,長江學者4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6人等。入駐院士工作站7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和重點實驗室10個、省部級研發中心16個。
??為做好科研項目的孵化轉化服務,園區搭建了一系列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其中,引進“飛鏢加速器”,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建設“北京飛鏢國際創新平臺”
是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舉措,也是落實《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具體行動。
??據了解,ATLATL飛鏢加速器將重資產的生物醫藥研發投入變成輕資產的運營模式,不僅提供世界一流的實驗室和專業精細的運營管理,同時能夠整合前沿
研發資源,為企業發展提供專業化的一站式科學研發解決方案。飛鏢加速器現已服務超過100家國內外生物醫藥初創團隊、高成長企業和知名企業。
??“將科學家的研究快速變成現實,根據他們的需求打造實驗室,來我們這里第一天就可以研發,能幫助他們提速10-12個月。”8月23日,ATLATL飛鏢加
速器創始人朱鵬程告訴北青報記者,按照傳統的方式,一個初創團隊建設實驗室需要找場地、設計、報批等流程以及最終建成可能要花費1年的時間,之后還要
購進大量儀器、組建運營團隊,而入駐“飛鏢加速器”他們只需要專注于研發和商業,不必將成本和精力耗費在基礎設施和運營管理上。這意味著他們的新藥能
早一年上市,病人早一年得到救治,對商業和社會的價值非常顯著。
??北京飛鏢國際創新平臺副總經理江茂華則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將研發型企業共性化需求集中于創新平臺,用共享模式減少企業重復投資,將傳統3名核心研
發人員和3-5名輔助人員以及200平方米空間規模的創新門檻需求,精簡至3名核心人員和40平方米空間規模。解決傳統模式下創新型企業易受前期大量資金和
時間投入負累的問題,降低企業風險。通過提供共享空間和設備,可將傳統模式下自建研發中心6-12個月的時間縮減至1周內完成選址到入駐的全過程,提升效
率,降低企業成本。
??未來創新型企業 將擁有上萬平方米生產空間
??生命園公司董事長王穎介紹,園區為幫助實現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在專業的孵化器提供拎包入住的實驗室、車間設備,提供專業的經驗和團隊的配置,
幫助科學家以及早期創業團隊完成0到1的加速,人才團隊方面,注重科學家+企業家團隊的打造,幫助打造復合型的創業公司。
??未來,生命園將以生命園三期的開發建設為重點,逐步拓展發展縱深,逐級滿足創新型企業從幾百平方米的研發空間、幾千平方米的中試空間到上萬平方米
的生產空間,讓醫藥健康創新成果能夠就近就地轉化。到“十四五”末,力爭整個“生命谷”地區醫藥健康上市公司達到20家,讓更多企業實現產品和公司雙上
市。
??探訪 金隅智造工場打造智慧園區
??金隅智造工場是金隅集團在西三旗地區落地的第一個存量工業廠房升級改造項目。其作為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重點項目,在招商的初期就考慮產業聚集和產
業鏈的打造,充分考慮綠色低碳的改造理念,將“海綿城市”“雨水花園”“下凹綠地”“光伏發電”“智慧園區”等節能方式有機融入到園區的建設中,還規
劃建設智能制造研發設計、相關企業產業集聚、科技成果展示體驗、配套商務服務等四大功能板塊。
??園區聯合入園企業曠視科技公司,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結合物聯網監控、數字孿生、App等科技功能,建設完成金隅智造工場智慧園區AIoT綜合管理平臺,
搭建了集成管理、能源管理、運維管理、三維可視化、移動App等智慧物聯網應用場景,提升了園區智慧化管理水平。
??目前,園區出租率已達98%,構建起“物理空間租賃+產業投資(孵化)+創新產業服務”園區運營服務模式,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質量發展。